【全球新视野】今年汛期,安徽是涝还是旱?最新权威解读来了

2023-06-26 09:20:37来源:大皖新闻

据安徽日报报道,强降雨又来了,一轮又一轮预警相继发布,捉摸不定的天气,给安徽今年的防汛抗旱形势增添了不确定性。

今年汛期的天气会怎么样,是涝还是旱?会不会有2020年那样的洪涝灾害?安徽的防汛备汛情况如何?2022年出现的持续高温干旱也让人心有余悸,今年会不会出现这种极端天气状况?

记者采访了气象、应急、水利等部门,权威解读安徽今年防汛抗旱的新形势、新动态。


(资料图)

今年汛期天气如何?

5月底,安徽池州、安庆等地遭遇强降雨天气;

6月17日,安徽进入梅雨季,多地出现大到暴雨,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(暴雨)III级应急响应;

同一天,国家防总对多个省份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,其中包括安徽……

“梅姑娘”一到,雨水便“加足马力”,不少人担心今年汛期的天气情况。

先从气象维度来看,持续了三年的拉尼娜事件于今年3月结束,随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增暖明显,国内外机构预测6月至7月将发展成为厄尔尼诺事件,这将对安徽主汛期(6月至8月)气候产生影响。

综合海洋、大气的异常信号和数值模式预测结果,预计主汛期我省气候状况为一般到偏差,区域性洪涝灾害和台风影响较为明显。

据统计,入汛以来(5月1日至6月19日)全省平均降水量243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。

降水中心位于江淮之间南部及沿江,共出现7次降水过程,其中5月26日至28日降水过程累计雨量大、影响范围广、短时雨强大,安庆、枞阳、铜陵日雨量和小时雨强破本站5月极值。

气象专家预计,主汛期我省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,江北降水量较常年(1991年至2020年平均)偏多,沿江接近常年,江南较常年偏少。淮河以南出梅时间接近常年;梅雨量接近常年到偏少。出梅后有较为明显的晴热高温天气,但比2022年偏弱。

预计安徽主汛期降水总体偏多,建议要防范局地强降水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、山洪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。

同时,今年影响安徽的台风预计1~2个,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至9月,出现北上台风的可能性较大,要谨慎防范台风带来的风雨灾害。

气象专家建议,短时强降水、雷雨大风、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或将较为频繁,要采取措施降低其对工农业生产、基础设施和人身安全的影响。

防汛备汛措施准备得怎样?

应对强降雨和可能来袭的汛情,我们准备好了吗?

未雨绸缪,是防汛备汛最有效的举措。

水库,是防洪削峰的“利器”,但也可能会存在防汛安全隐患。

今年汛前,安徽省水利厅就已组织开展了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排查处置。全省5365座水库全部落实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与防汛“三个责任人”,防汛物资、设备储备充足且管理良好,通讯设施基本正常,能满足防汛抢险要求。目前,全省水库等工程运行情况总体良好。

江河湖库预测水位多少?是否会达到警戒水位?这些都需要准确监测和快速预警,这需要水文工作者的精密分析测算,在与洪水“赛跑”抢得先手。

“密切监视强降雨落区和雨区移动情况,关注小型水库、中小河流水位变化……”入夜时分,安徽省水旱情中心依然灯火通明。5月1日入汛后,安徽省水文局随即启动24小时防汛值班,成立综合水情办公室,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准确信息,第一时间研判重要情况,第一时间发布预报预警。

都说水文是防汛“耳目”,目标是通过“四预”能力建设,做到“耳聪目明”。

今年,安徽首次提出建立省、市、队(站)、库四级预报预警体系,在7个站试点开展水文情报预报作业。

预报准确了,必须及时下达到基层,让一线人员快速响应。预警信息要直达基层一线、到村到户到人,确保“叫醒”“叫应”基层责任人。

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。洪涝灾害一旦发生,重点部位防范非常重要,及时转移群众,这是减少伤亡关键。

哪些是“重点部位”呢?据介绍,“重点部位”包括山洪灾害威胁区、地质灾害隐患点、中小河流、在建涉水工程、涉山涉水旅游景区景点、小型水库、高位山塘、城市易涝部位、尾矿库、水面和高空作业、临时构筑物等,这些地区要做好风险隐患排查,一旦遇到汛情,要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,果断采取“关停撤”措施。

再遇旱灾该怎么办?

气候变幻无常,存在很大不确定性。如果今年汛期降雨不多,又呈现去年的高温干旱天气,该如何应对呢?

唯有做到防汛、防旱两手抓、两手硬,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水旱灾害的不确定性。

虽然相比洪灾而言,旱灾基本不会造成人员伤亡,但干旱对于农业生产造成的破坏也是巨大的,对老百姓饮水也会造成影响。

以去年为例,少雨、叠加高温,叠加长江超低水位,安徽淮河以南地区发生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。靠着蓄、引、提、调等措施,安徽各大水利工程全年向城乡居民和农业灌溉供水约208亿立方米。

当前,沿淮淮北地区地表水、地下水总体较丰沛。水利专家认为,如持续少雨,江淮丘陵区、大别山区、皖南山区主要以中小水库、中小河流、山塘、溪涧等为水源保障部分地区,水源保障率不高,城乡供水可能出现困难局面。

与此同时,部分中小型灌区总体灌溉保障率不高,遇有持续性旱情,相关农田灌溉水源可能紧张。

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、极端天气增多,我省水旱灾害多发重发的态势只会加强、不会减弱,决不能掉以轻心。

安徽将统筹防洪安全和抗旱用水关系,一旦受旱,将科学精准调度水源工程。抗旱及用水高峰期,本着“先生活、后生产,先节水、后调水,先地表、后地下”的原则开展水源保障。

总而言之,“枯不忘丰、丰不忘枯”,时刻保持警惕,做好两手准备,才能打好打赢防汛抗旱的硬仗。

文字:王弘毅 何珂

图片:视觉安徽 安徽省水利厅 安徽省气象局

标签:

今日热门
More
生意
返回顶部